-
三伏天养生指南:科学应对高温,安然度夏
三伏天,是全年中天气最热、阳气最盛、湿气最重的时节,此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,出汗增多,容易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失衡,若不注意养生,可能引发中暑、肠胃不适、心脑血管疾病等问题。三伏天养生重点1 饮食调理:清热解暑,健脾祛湿多吃清热解...
2025-07-05 -
30岁的人60岁的骨头,是谁偷走了你的骨量?
当我们谈起骨质疏松,许多人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。然而,近年来,一项令人震惊的数据打破了这种固有认知 ——我国 20-39 岁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已经达到2 2%,低骨量率更是高达 83 3%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,还未到中年,骨头却...
2025-06-14 -
湿气重的人惨了!10大症状,你中了几个?
你是否经常感觉身体沉重、疲劳乏力?或是脸上油腻、舌苔厚腻?这些可能是“湿气重”的表现。湿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理因素,长期湿气重不仅影响健康,还可能引发多种疾病。那么,湿气重到底有哪些症状?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湿气重?今天,我们就来详...
2025-05-30 -
熬夜=慢性自杀?你的身体正在崩溃边缘!
最近《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》显示,我国成年人平均睡眠时长仅6 5小时,比10年前减少1 2小时。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,熬夜似乎成了许多人的常态。为了工作加班、沉迷于娱乐,或是难以抗拒手机的诱惑,夜深了,大家仍迟迟不肯入睡。然而,长期熬夜...
2025-05-24 -
立夏养生四件套,轻松激活健康 “buff”!
立夏节气后,昼长夜短愈加明显,气温也逐渐升高!中医常说 “春夏养阳”,立夏正是阳气升发、万物繁茂的关键节点。然而高温高湿的天气,容易让人心烦气躁、脾胃虚弱。想要健康一夏?快收好这份从养心、养阳、养神、养脾出发的养生秘籍!1 养“心...
2025-05-10 -
五一小长假,健康不放“假”,快收好这份五一养生指南!
五一小长假正值“春未了,夏未至”的时节,中医理论认为,春气通于五行中属木的肝,此时肝胆经脉的精气越发旺盛和活跃,故春日宜养肝。春季养肝要顺应肝喜疏泄,恶抑郁的调达之性。五一小长假,中医养生要注意以下几点!养肝护胃春季养肝的同时还应...
2025-04-30 -
气血不足的罪魁祸首~90%的人都忽略了这6个习惯!
在中医理论体系中,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基础物质。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"人之所有者,血与气耳。"气为血之帅,血为气之母,二者相互依存,共同维系着我们的生命活动。现代医学研究显示,气血不足状态与西医所说的"慢性疲劳综合征"、"轻度贫...
2025-04-26 -
清明养生,做对这五件事,疏肝健脾,祛湿散寒!
清明,乃天清地明之意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,通常在公历4月4日或4月5日,仲春与暮春相交之时。此时节,春光荡漾,草木发华,处处清新明朗,是一个清除浊气的好时节。清明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、万物始生的特点,调和阴阳、内外兼修,遵循...
2025-04-03